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06

有理数加法教案。

对于那些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来说,首先要写入党申请书,每一位入党人员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新时代有理想有追求的年青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组织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从哪些方面来写入党申请书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有理数加法的教案"这样的内容,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

2、计算下列各题:

(1) +(-4); (2) 8+;

(3) +(-11); (4) (-7)+;

(5) +(+27); (6) (-22)+.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P22例3) 计算:

(1) 33+(-2)+7+(-8)

(2) 4.375+(-82)+( -4.375)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P23例4)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一问可以让学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帮助理解,注意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区别。

练习 课本P.23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课本P27习题1.4A组第3、4题

2、课本P28习题1.4B组第12题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2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知---新师播放一段世界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激情,再问“大家知道今年世界杯的冠军得主是谁?”学生回答后师给与评价,然后出示“净胜球”问题:凯旋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1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把赢1个球记为“+1”,输1个球记为“-1” ,净胜球数应是(+1)+(-1) =0。师再问:如果该队第一场比赛输1个球,第二场比赛赢1个球。那么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为多少?师引导学生用(-1) + (+1) =0的式子说明。

(二)探究新知---行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这两个式子来探讨有理数的加法。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问题,我们用 1个 表示 +1,用 1个 表示 -1,那么就表示0。

2、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计算(+2)+(+3)。教师演示:先出现两个带正号的球,再出现三个带正号的球,用方框框住总共有五个带正号的球,也就是说(+2)+(+3)= +5。师问:聪明的同学们能告诉我(-2)+(-3)等于多少吗?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再回答,教师演示过程,并给与积极评价。在前两例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思考:(-3)+2,3+(-2),(-4) + 4三种情形。(注:此三例关键是“正负抵消”,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这个思想)。

3、师:同学们,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刚才这几道题的运算过程。出示数轴,并规定正负方向。师先举例说明:先向西移动2个单位,再向西移动3个单位,则一共向西移动了5个单位。所以:(-2)+(-3)=-5。师然后让学生用数轴的方法运算(-3)+2,3+(-2),(-4) + 4三个式子。(注:学生在表示(-3)+2的移动过程时对于+2可能不能正确表示。师应强调加法是“相继”活动的合并,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想想再决定到底是从原点出发还是从-3这个点出发。对于非常正确的见解,师给与积极评价。)

(三)发现新知---省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刚才的五个例子:

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应肯定他们朴素的语言,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把他们分成三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再去观察他们加数与和的符号和绝对值特征。

2、师生共同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相反数相加,和为零。师问:一个数同0相加?师生得出仍得这个数。师引导学生记一记。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3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 算。

3.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目标:

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 如何进行运算

四、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 、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六、教具:小汽车模型,带刻度的木板

七、课时:1课时

教师: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在有理数范围内如何进行加法运算呢?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问题情境(也可以用其他的问题情境,如公司经营的盈亏问题)。明确求两次运动的结果用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活动:

1、规定:车模每次运动的初始位置为0,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教师请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表演车模行驶的六种情况,并在数 轴上表示出来。

2、明确求两次运动的结果用加法,让学生根据数轴上车模两次运动的示意图,确定运动结果。

3、把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用有理数表示出来。

4、用加法算式表示每次运动的结果(共有6个算式)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

对“一起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思考:

1、观察列出的具体算式,根据两个加数的符号分类: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根据绝对值又可分为三类)、一个加数为0。

2、同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怎样的关系?和的绝对值和加数的绝对值有怎样的关系?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怎样的关系?和的绝对值和加数的绝对值有怎么样的关系?有一个加数为0时,和是什么?

3、从中归纳概括出规律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出规定的加法法则。

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必要时可以交流,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对于例1的教学活动:

方案1:让学生自己做,选2名同学板演,然后师生一起结合法则进行评价。

方案2:结合题目,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法则,教师进行示例板演。

总的原则是:在学生有可能独立或交流完成的情况下,就尽可能让他们多参与。

例1 计算:

(1)(+8)+(+5)

(2)(+2.5)+(-2.5)

(3)(-17)+(+9)

(4) (-5)+0

例2 计算:

(1)(+ )+(- )

(2)(- )+(- )

(3)100+(- )

练习:

1、计算:

(1)(-3)+(-11)

(2)(+3.8)+(-3.8)

(3)(-13)+(+11)

(4)(- )+

(5)(-99)+0

(6)(- )+(- )

2、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吗?为什么?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体会?

教师简要点评,指出:

有理数的加法计算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计算。

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用数轴表示6种情况,思考每次运动的结果

学生观察思考概括得出的规律。

学生记忆法则

学生进行计算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两次运动的结果。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借助于数轴,直观表示两次运动的结果,得到具体的加法算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用规范的语言表述

1、 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首次接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就让学生明确算理及书写格式。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加法运算法则。

4、对于练习2题中的两个问题,教师让学生举例来说明即可。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2.1有理数的加法

问题:

1、 法则:

2、 例题: 3、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不必要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应以活动课的方式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要让学生经历从问题情境中得到算式并体验规定的合理性,同时鼓励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体 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2.5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二、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有理 数的加法的第二课时,它是在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种方法,为以后进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在本章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幻灯片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探索

新知

讲授新课

师出示幻灯片一:

计算:

(1)(-17)+(-7)

(2)(-12)+9

(3)(+9.7)+(+2.8)

(4)(-1.25)+1.25

(5)3.75+2.5+(-2.5)

(6)

教师引导学生看第5小题中,2.5和-2.5有什么关系,能不 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第6小题中 与- 有什么关系;- 与- 是同分母的负分数,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吗?如果能,请学生回忆一下 ,这符合什么运算律。

师出示幻灯片二:

提出问题:

计算

(1)5+(-13)

(2)(-13)+5

(3)(-4)+(-8)

(4)(-8)+(-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两题,(3)(4)两题,它们的结果有怎么样的关系?能用什么符号把(1)(2)两式,(3)(4)两式连接起来呢?

然后教师试着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所得的结论。

师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a+b=b+a

2、提出问题:

计算:

(1) [3+(-8)]+(-4 )

(2)3+[(-8)+(-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到:

[3+(-8)]+(-4)=3+[(-8)+(-4)]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上述规律,

师点评后总结: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即加法结合律:

(a+b)+c=a+ (b+c)

3、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先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运用结合律进行运算。

看下面题目,教师板书:

16+(-25)+24+(-32)

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后,板书解题过程 ,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同时追问每一步的理由根据。

学生回答前四小题,笔算后两个题材,然后找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讨论回答

学生口答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计算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规律

学生充分思考,寻找解题思路和每一步的理由根据。 前四小题是复习和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后两题是为引入新课做准备

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到主动探索中,感受到学习与探索的乐趣。

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尝试反馈

巩固练习

出示幻灯片三:

计算:

(1) 23+(-17)+6+(-22)

(2) 5+(-6)+3+9+(-4)+(-7)

(3) -24+(-3.7)+(-4.6)+5.7

教师巡视指导,找两个第三小题做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解题方法,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总结

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解题

教师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达到反馈的目的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幻灯片四: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3+(- )+17

(2)3 +(-2 )+5 +(-8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道题与前面的题目比较有什么不同。

出示幻灯片五: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题目:

+7 +5 -4 +6 +4

+3 -3 -2 +8 +1

10袋小麦称重记录以每袋9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总计量是超过多少千克或是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这是个实际问题,如何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呢?

然后启发学生列出等式。

师生互评。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清楚加法运算也适合有理数中的分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学习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它是对小学数学算术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广,对于三个有理数相加,按下列过程计算比较简便:

1、先将其中的相反数相加;

2、再将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3、最后求出异号加数的和。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突出重点,帮助总结,学生互相补充,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

课堂反馈

课堂检测(出示幻灯片六):

(1)-5+7+(-4)+5

(2)-6+(-44)+13+17

(3)-4+17+(-36)+73

(4) +(- )+(- )+(- ) 综合考查

学以致用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题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2.5有理数的加法(2)

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 .

用字母表 示:(a+b)+c=a+(b+c) 例3

解法1:

解法2:

十、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用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4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一)”。本节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二章第六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且将单调的练习转换成学生互相提问,互相比赛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调动。

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新热情。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后,对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

(二)探索规律,得出法则:

课件演示:(设置六个探究活动,以原点为起点,一只小狗在数轴上左右走动来表示情况,规定向左为正,向右为负)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相加的规律。

(1)同向情况:

1.情景

探究1:一条狗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探究2:一条狗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2.探究问题:有理数两个负数相加的和该怎么确定符号?怎么确定绝对值?(学生主动思考,展开讨论)

3.猜一猜,说一说(分组概括两个负数的加法法则):

①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负数加负数,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4.例:(-4)+(-5)

(2)异向情况:

1.情景:

有理数加法的教案 篇5

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2. 会把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的有理数加法,运用运算律交换加数位置时,符号不变.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速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1.完成下列计算:

(1) 3+7-12; (2)(-8)-(-10)+(-6)-(+4).

归纳: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

(2)式统一成加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和( )后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下列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1)(-12)+(-5)-(-8)-(+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15)-(+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4-(-12)+(-25)-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下列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省略:

(1)12+(-8)=________________;

(2)(-1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5)+(+15)+(-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运算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15)-(+63)-(-35)-(+24)+(-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仿照本P37例6,完成下列计算:

(1) -4-5+6 ; (2) -23+41-24+12-46.

5. 仿照本P38例7,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巡视维护,从住地出发,他先向东巡视了6km,休息之后,继续向东维护了4km;然后折返向西巡视了12.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是多少?

1.计算:

2.早晨6:00的气温为 ℃,到中午2:00气温上升了8℃,到晚上10:00气温又下降了9℃.晚上10:00的气温是多少?

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本P39习题2 .5第6题(1)、(3)、(5), 第7题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