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范本

发表时间:2024-01-12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需要准备好的教学材料,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制定教案。只有做好教案的前期设计,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和充分完成。我们努力为您提供最佳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并确保您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让我们一同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文字和思想的魅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玩一玩,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其他颜色。

2.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中来,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桶若干,小桶(每组一个),调色盘、调色笔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料,幼儿观察。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三种颜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加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师:今天我们可都是厉害的魔术师,要来变一个厉害的魔术。

3.老师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在一起,用调色笔搅拌一下,让幼儿观察其中的变化,再跟之前的颜色做对比)

4.让幼儿来说说实验的变化,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

5.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感知颜色的变化。

6.用自己“变”出来的颜色画画。

师:哇,你们都变出神奇的颜色啦。那让我们用这些神奇的颜色来画一幅画吧。

(给幼儿提供纸张,让幼儿作画)

7.和幼儿一起将作品展出,欣赏他人作品。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和咸水,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2、初步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3、爱护珍惜水资源,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课件—如果没有水的话

2、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了解水分布情况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

2、分组观察地球仪,哪些地方有水。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咸水,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爱护珍惜水资源。

二、了解水的作用

1、快速联想

(1)哪里有水?(河、湖、井)

(2)水有哪些用处?(饮用、灌溉、养殖)

2、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

(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饭、浇花菜)

3、观看实验录像:

取4盆生长良好的温生草本植物,老师和小朋友分别用咸水、污水、淡水浇灌,然后分别放在阳光下,两天后,可见叶片日渐枯萎,从而使幼儿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淡水。

三、能用的水只有这么点儿

1、地球上淡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料),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7%是水,并因此被称为“水球”,

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3/4存在冰川

和极地冰帽中,因此,地球的总水量中只有0.6%是液态淡水,而且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zr120.COM 节日祝福网)

人们需要的淡水就取自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有的区域中地下水的储量丰富,但必须钻透地层或岩石才能取之,难度大、费用高。另外,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淡水的供应量就更为有限了。

2、讨论:

(1)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怎样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地球水资源私有制的一个有效措施,每人节约1滴水,就会少耗费许多能源,减少许多污水量。

地球上水很多,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却是其中极少一部分,我国水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当少,加上开发治理和污染,水危机迫在眉捷。因此,节约用水就成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的

一个必要措施,节约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环境,减轻地球负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吧!

3、从我做起,节约用水

(1)适度拧开水龙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不要让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洗菜的

水可以浇花、洗手,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3)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即冲即用,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要关上水龙头。

(4)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5)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6)发现有人浪费水,应及时阻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前评析】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一个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因此,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不同的的声音》这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材料、大小相同的长筒,放入相同数量的珠子,他们的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而相同的材料、大小不同的长筒,放入相同数量的珠子,它们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如果放入不同数量的珠子呢?声音变化又是怎样的……等等,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感知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量的珠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相同的长筒放入不同量(或相同量)的珠子发出的声音变化,感受探索声音所带来的乐趣。

2、幼儿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不同,培养幼儿的听、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塑料瓶、长铁筒、长纸筒、长木盒、珠子等若干

2、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听一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师:我是魏老师,今天和你们交个好朋友,好吗?(好)那我提个要求,用你们的耳朵听听,好,请坐下,请听这些是什么声音?(汽车声、鸟叫声、流水声、雷雨声等)

(在最后听到救护车时,插入小结:救护车为什么叫得这么急呢?幼:救人…,所以,我们要锻炼好身体身体,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还要注意安全,这样就可以减少救护车的出现了。)

师:我们刚才都听到有哪些声音?(幼:有鸟叫…有…)这些声音是一样的吗?(幼: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好,都站起来试试。

幼:我会拍手…、我会跺脚…、我会用嘴发出出声音…。

(待孩子表现完后插入老师的“声音”:哇,小朋友们真棒,魏老师也想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不同的声音,看我的。)

3、出示不同的长铁筒、长纸筒、长塑料瓶、长木筒子等,以其也想发出声音为题,引起幼儿探索、动手、寻求知识的欲望。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的长筒,想让这些长筒发出声音来,请小朋友们一起过来看看有什么长筒?

幼:这是铁的、这是塑料的…这是木的…,这是纸的…。

师:桌面上除了有不同的长筒外,还有什么?

幼:珠子。

师:这些珠子能帮长筒发出声音吗?(幼:能)

师:那请你们数10粒珠子装进筒子里,听听筒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因为有的是铁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木的…;有的是纸的…。

师:小朋友真聪明,原来呀,不同的筒子虽然都是装了10粒珠子,但是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却不一样。

4、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又拿一个长筒,这是什么长筒?一样吗?为什么?

幼:一个大一个小。

师:刚才小朋友如果用的是小的塑料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塑料筒子,如果用的是小的铁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铁筒子,同样放进10粒珠子,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5、讨论:同是一种材料的筒子,同样是放进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

师:我们来听一听,它们同样是塑料的长筒,同样是装了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呢?

幼:因为一个筒子大,一个小。……等等。

教师小结:哦,原来不同材料的筒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大筒子和小筒子同样是装10粒珠子,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提示语:因为大筒子里面的…空间大,小筒子里的…空间小,所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就不同)

6、体验制作后的乐趣。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个长筒,跟着音乐奏起来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4)

标题: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发幼儿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堂小班科学课——《奇妙的声音》,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开发他们的感知能力。


一、课堂目标与思路


1. 目标:


- 帮助幼儿认识声音的产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


-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 提高幼儿对自然界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2. 思路:


- 通过多种感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声音,感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 通过实例呈现和互动讨论,引导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 创设游戏与实践环节,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1. 活动一:探索声音


- 教师向幼儿解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并介绍人们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的。


- 教师提供多种发声物品(如铃铛、鼓等),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 幼儿自由玩耍,通过发出声音以及观察他人发声的方式,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 活动二:声音之谜


- 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汽车喇叭声等),请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


- 幼儿分组进行小游戏,模仿并猜测不同声音的来源,通过比较声音的高低、大小以及快慢来进行猜测。


3. 活动三:作声音仪器


-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制作简单的声音仪器,如口哨、吹笛子等。


- 引导幼儿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声音仪器,让幼儿发现不同的声音产生方式和特点。


4. 活动四:探索声音的传播


- 教师给幼儿提供空心管、纸杯等材料,鼓励幼儿团队合作进行探索。


-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传播声音的不同材料,激发他们思考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


1. 教学方法:


- 播放录音,展示实物,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和好奇心。


- 导师式教学,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声音现象。


2. 辅助手段:


-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录音和声音示例。


- 实物:各种不同材质的发声物品,如铃铛、鼓等。


- 图片:用于示范声音的传播和声音来源。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播放录音,引发幼儿对声音的思考与探索。


2. 活动一:探索声音(15分钟)


- 自由探索发声物品,体验声音的乐趣。


3. 活动二:声音之谜(15分钟)


- 播放录音,猜测声音的来源。


4. 活动三:作声音仪器(20分钟)


- 制作声音仪器,自由展示并感受不同的声音。


5. 活动四:探索声音的传播(15分钟)


- 小组合作,观察和比较传播声音的不同材料。


5. 结束(5分钟):回顾所学内容,并与幼儿共同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通过《奇妙的声音》这堂小班科学课,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声音的奥妙,并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通过游戏、实践和互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希望这篇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 )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