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第一书记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21

对于很多人来说,观影的享受是远远大于读书的,观后感是一种综合性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您是否对撰写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依旧保持疑惑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和探讨“第一书记观后感”,这篇文章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深入了解和借鉴!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

当电影《光环》的开头和凤阳县古城墙出现在写意镜头中时,“普世根本”四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影片以沈浩的猝死开始,以女儿深情而强烈的忏悔结束。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故事情节紧凑,真实可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沈书记朴素非凡的生活总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通过看《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努力工作。沈浩书记对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对目标的执着,将使他用心践行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

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结合我们工作,公司的广告语是“用心改变生活”,这不仅仅是一句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更是我们做事的态度。用心改变生活,我们要用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自己的选择,希望我们像沈书记那样用心的态度去改变自己,改良技术,改进工艺,为公司的明天奋进。

“公司给工程师一个机会,工程师给工司一个惊喜。”。

第二,要敢于做第一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技术领域的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在工作中激发创新动力。切实做好“结合”文章,完成京东方“使命”,为把京东方打造成为显示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而奋斗。

三是要学***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呆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沈浩同志值得我们学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我坚信,沈浩同志的事迹能够照亮我们的事业道路。目前,对于我们京东方来说,雪星同志就是要用沈浩的精神把我们的液晶业务做好,努力工作。为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六代线”而奋斗。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2】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在去参加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的路上,我给自己准备了一包纸巾。根据八个月前在小岗村采访的经验,这是必要的。

当时的情景,是**同行们集体潸然泪下,不能自已。我早就听说,这部电影的主角和配角都是由著名演员担任的,首映礼确实星光熠熠。影片开拍时,凤阳县古城墙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写意素描镜头,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众也安静了下来。

沈浩故居、房东厨房、小岗村牌坊、大包岗纪念堂、红色手印这些符号迅速勾起记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

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中呈现的小岗村之前的道路建设和新房建设与我现在看到的小岗村有很大的不同,这让人们感受到了沈浩工作的意义和他的辛苦。电影以沈浩的猝死开始,以女儿深情而强烈的忏悔结束。

突然,人们发现,120分钟后,事先准备好的纸巾没有投入使用。有眼泪,但没有哭泣。对一些细节的处理甚至很幽默,让观众笑了。总体来说,这个电影并不是一颗“催泪弹”。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实事求是,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

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了6年,不仅饱受磨难,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通过电影展现这些真相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正的人。

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有观众说,她以前只在网上看过沈浩的事迹,这部电影让她很感动。一位从北京市昌平区来片的女大学生村官告诉我,她可能和基层有关系,她对沈浩的经历感触更深,因为了解农村基层工作并不容易。

“他很值得敬佩。”对于沈浩勇于改变小岗村面貌的精神,大学生村官印象深刻。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

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回想起在安徽采访结束准备返程的那一天,我们一群**同仁抓紧最后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对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是在知道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真实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

这种接触在面试官的生活中留下了印记,我相信它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一些精神力量。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3】

把生命融入事业,人生的价值将永放光茫

------《第一书记》观后感

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一条开启民心的通村公路,一场隆重特殊的葬礼,一顿热闹特殊的年夜饭,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红手印……正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委书记,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胸怀理想抱负,选择下放基层,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用他的执著与真诚,凝聚了小岗人的心,感动了小岗人的情,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小岗村,融入了小岗村的发展事业中,人生的价值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沈浩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身上学到的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一名共产党员的对事业的责任,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正如影片结尾沈浩女儿说道:

“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沈浩原来在安徽省财政厅,一个体面的公务员,工作了十八年职位没有进步,按照世俗的标准,他是平庸的。来到小岗村当第一书记时,沈浩有了经济权利和人权,开始工作。很多主旋律电影会为了突出主题而艺术化地处理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以拔高主人公的形象,但我相信《第一书记》的内容是忠实的,有这样的人,一直默默无闻,某一天找到平台,充满激情,奋不顾身。

“党的好干部"”或者“人民的好儿子”,只是一个结果或者附属品,根本的原因是沈浩在把工作当作事业,不计回报持续付出。一方面看,壮志未酬、事业未竟,沈浩的人生并不圆满;老母尚在、女儿年幼,沈浩的人生充满遗憾;但另一方面,沈浩短暂的人生找到了全情投入的事业和挥洒自我的舞台,这一点上,沈浩是幸运的。

“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是合肥市省级财政厅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处级干部。他工作稳定,生活富裕,有房有车,和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

虽然他在小岗村才6年,但为什么他的行为让那些淳朴的农民三次按下红色指纹,深情地留下来?因为作为一个理想而雄心勃勃的党员,他不愿意在办公室里花时间。小岗村是他的舞台,在那里他可以体会到许多在办公室里无法体会的想法。他去小岗村并不是为了牺牲和奉献,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在那里的自我价值和理想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沈浩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却把一生奉献给平凡岗位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六年来,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暖,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对老母亲的孝顺。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的巨大变化和小岗人民的信任。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于我们每一个党员来说,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在小岗村工作视为组织的信任和礼物,视为金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

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做企业家,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大包干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

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

三、三年来,他无私无畏地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弥补了对家庭的愧疚。"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为人民和事业的无休止的奋斗中,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的名字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心,沈浩,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4】

一个平凡的小村庄,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机关干部身后,都有辉煌的成就。这是沈浩同志的故事。这是沈浩在普通小岗村的非凡成就。

电影一开始,我们就带着悠扬的音乐走进凤阳古城。来到我们面前的是凤阳的真实和朴素。正是在这样一个简陋城市的小村庄里,沈浩同志以真诚和热情,带领小岗村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整个电影并没有把故事以“催泪弹”的形式抛给我们,而是将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中,甚至还带点小小的幽默。

一台铲车,从最初的不理解,矛盾激化,到最后的理解和感激;一条大路,几经坎坷,四处受挫,却最终在一片激动的欢欣雀跃中连通;一个隆重的葬礼,弥补了老人心中几十年揪心的痛楚,也为小村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脚步;三个互不包容的老人,最后也在对小岗的深深的感情和对沈书记深深的感激中团结起来。第一书记的名字,就是在这样的一幕幕事迹中越发光辉起来。

这部电影只能零星地向我们展示沈浩书记的事迹。现实生活中,他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小岗村住了6年,奉献了6年。2009年11月6日,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里去世,年仅46岁,他的事迹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令人感动,令人钦佩。六年来,第一书记的身影走遍了小岗村的每一个角落。村里的老人、年轻人和年轻人都在他关心的目光中。

六年来,美国glg集团、深圳普朗特集团等知名企业已先后落户小岗村,对小岗村的经济发展继续了巨大的动力;“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将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和小岗精神带到了全国各地;新形势下的小岗村民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热情拧成一股绳,热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他的事迹已不是几篇文章,几段话语就能形容的,虽然沈浩书记已经离开了我们,带着他对小岗村的感情,带着他对新农村建设的理想,带着他的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但是他的精神留给了我们,我们要在他的精神鼓舞下更加努力的工作和生活。

看完电影,我认为沈浩同志的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很有启发性。沈浩同志在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时认真、执着,用他的奉献精神为小岗村服务着,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成绩。事实上,我们平时的工作看似平凡,有些工作我们甚至认为微不足道,但我们必须更加认真地对待,确保把每件事做好。

我们医学工程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室服务,确保他们能够

要正常顺利地开展医疗工作,就要向沈浩同志学习,以奉献、服务的精神做好保障工作。

在对待临床科室的设备维修申请时,我们务必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响应,无论故障大小都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把设备修好,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在保障科室能够继续工作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在申请购买设备时,我们应尽快使设备到位,以便部门能尽快使用新设备。在处理其他部门向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积极回应和处理,努力把工作做好。

作为共产党员,沈浩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把共产党的精神传播到我们工作的每一点上。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劳累突发心脏病而倒地工作。他才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沈书记朴素非凡的生活总是深深地打动了我。通过看《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当一个好公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努力工作。沈浩书记对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对目标的执着,将使他用心践行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

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于沈浩来说,“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惊喜”是他的选择。

决定在小岗村工作后,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二,要敢于做第一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势头。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中央精神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求突

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

三是要学习沈浩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呆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沈浩同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需要继续认识到这一点。我坚信,沈浩同志的事迹能够照亮我们不断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从目前来说,对于我们统计人而言,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用沈浩的精神,去做好我们的统计事业,用心统计,诚实统计,用我们的数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我们的岗位虽小,也许并不能像沈浩同志那样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修路建厂,但意义重大,因此,看完《第一书记》之后,我更加立志做一个优秀的统计人早在去年的学习活动中,沈浩的名字和他的优秀事迹已经耳熟能详,所以9月28日,当我踏进电影院的时候,对《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本没有太多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且不论电影的拍摄手法、配乐布景,也不论片中星光熠熠,我觉得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朴实。

沈浩下乡前,面对身边朋友的建议、领导的提醒、妻子的抱怨和在省级机关多年无所事事的中年公务员的自我价值困惑,他勇敢地做出了人生选择。杯中酒尽,五味杂陈,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有壮士去兮的气概。

然而有志者事不成,苦心人天也负每时每刻在生活中真实上演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挨了打,工作依然举步维艰。恰此时,苦熬多年的好友被提拔了。有不甘,有无奈,有遗憾,但面对妻子的发难,沈浩却选择了坚守。

修路、筑桥、盖卫生院、回收公有资产、重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国际企业……沈浩踏踏实实地做着,像雷锋说过的“钉子”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打开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新窗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承诺。

沈浩不是没有私心,他心疼自己的老娘、妻子、女儿,他期望能在下乡的任期内有所作为,为未来的事业打开一个新局面,共产党员不是钢筋铁打,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和理想抱负。因此,换一位下乡的干部能守得住吗?换一位下乡干部,群众们会去挽留吗?

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大爱,这是群众对共产党员最高的信赖和期待。

忽想起了入党时的誓词“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为拥有了这个伟大的理想,一辈辈的共产党员在充满艰险的事业征程中披荆斩棘;因为拥有了这个坚

定的理想,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人生中谱写了不平凡的旋律;因为拥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铸就了辉煌。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沈浩离开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还在,在机关、在工厂、在企业,也在学校。我们的学校并非名牌,生源也很普通,身为教师共产党员我们能不能怀揣理想,执着追寻呢?我在思考,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5】

今天,我有幸**了《第一书记》这部教育题材的电影。让我遗憾的是看的人很少,据说原本当地**号召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都去**,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千人的影剧院里只有八十多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多少有些遗憾。

《第一书记》电影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

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拔到农村工作的干部,他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六年来,他在小岗村取得了巨大成就,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

让我听到沈浩最多的话是“百姓就是天”“要为老百姓办事,办实事”,上有萧县的老母,城里的妻子孩子很少照顾,他为了工作,他舍弃城里的舒适生活,挑起重担,不负组织重托,来到了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从修路、建造包产到户历史博物馆,再到迁坟、招商引资鲜活的实例,将沈浩同志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想象表现的很生动,电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感谢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时代,竟然有如此为民服务,不顾一切,一心一意的投身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已经非常少了。或许是沈浩的事迹所感染,很多知名演员都加盟倾情参演,王刚、蒋雯丽、徐帆加盟也给电影增添了花絮和亮点,电影生动感人,是现时代最好的宣传教育影片,很值得广大党员干部**。

从沈浩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敢于担当。他为了让百姓满意,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用泪水用生命谱写了人生最崇高的理想,不愧为百姓的当家人、贴心人和党的好干部。他的成绩得到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并掀起了向沈浩同志学习的热潮。

从沈浩的身上我聆听和体会到一种温暖,他把群众冷暖装在了心里,把生命置之度外,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生活不辞艰辛,奋斗不止,直至鞠躬尽瘁。多么好的人,一个难得的好人。好干部,好党员,好书记。

只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会信任和欢迎他们。沈浩做到了,人民很满意。他是时代的楷模,他是是践行“****”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丰碑。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6】

观"第地第一书记"有感

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从沈浩书记的身上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奉献,沈浩书记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也是精彩与辉煌的,人活着最美好的就是能幸福地活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沈浩书记他做到了,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完美的句号。

幸福是什么滋味?真让人寻味,从沈浩书记身上,我寻觅到幸福是深入基层贫困人民生活里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幸福也是沈浩书记在艰难困苦中帮小岗村搭建第一条公路时嘴角露出的那一抹微笑;幸福还是沈浩书记弃下家庭不顾,告别喧闹的城市,积极献身于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

都说人有自私之心,可我在沈浩书记身上完全发觉不到。能看到的是,他日日夜夜都在为小岗村的繁荣建设而奔波劳碌,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才能使小岗村的村民能脱贫致富,尽管作为书记的他只能住在一间昏暗的农村小陋房里;尽管妻子怎样劝说与担心;尽管不法分子怎样威吓他秉公处法时,可他,依旧任劳任怨,依旧不畏艰难。他宽容地容忍了这一切;他用坚实的肩膀肩负起了共产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小岗村的繁荣。

最后在沈浩书记的日记里,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时刻要为人民服务,敢于承担责任,不以权谋私,不畏艰难险阻,奋身投入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沈浩书记是全国的行动模范,是全党学习的模范。他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进。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像沈浩书记一样,在为祖国的伟大建设献身的时候,也能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下:我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了一生,一生没有遗憾。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7】

在煤化工领域,榆林煤化****在为延长石油迈向煤化工加快开车进度,早日出合格的产品努力奋斗着,各行战线抓早动快,促进煤化公司的新发展,质检中心率先试行技术员根班的创举,让技术员24小时进行分析化验的指导,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有效性,为一次性顺利开车保驾护行。在此我们要用山体滑坡抢修精神和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为榜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为延长石油迈向煤化工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点然在这片开发区的热土,让他扎根、发牙、结果……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1):

《第一书记》观后感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看过沈浩同志的许多事迹,但当电影开头的**环和凤阳县古城墙出现在长长的写已经头中时,所有看电影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沈浩故居、房东厨房、小岗村牌坊、大包岗纪念馆、红色手印很快吸引了人们的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该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一开始,我就感觉不到我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像走进凤阳小岗,沉浮着沈浩的心,沉浮着小岗村干部群众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2):

周二下午看了《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先说好,我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更不是“积分(fen)”,所以我是带着随便看看的心情去看的。由于观后要帮着写观后感,所以去之前就把观后感写好了,属上某某大名,然后上交党组织,最后应该封存在入党档案里吧。

在网上,我看到有人说去之前应该带纸巾,因为这会让人哭。我觉得我是用不着了,因为是报着写观后感的心态去观影的,关于****在影片,我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被导演的剧情来牵动感情。

我自认为是很会猜剧情的人,影片一开始,我就知道了导演想怎么叙事,而每个小事件发展的结果我也猜到了十之**,等等,都是一些老掉牙的电影俗套。因为一些“红***”要歌颂一个人,要讲述一个人的丰功伟绩,无非就是“为群众办事”,如何为了群众的利益“牺牲小我”,如何“对不起家人”,还有在恶劣天气中工作的情节。这些这部电影里都有。

电影里无论是主演还是一些配角,都是我们平时熟悉的著名演员,据说是人艺演员鼎力加盟。电影里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演员。直到最后,我真的把杨建新当成了沈浩,但我还是最喜欢徐帆的表现。片中没有过多的词语和行为想博取人们的眼泪,更多的却是引得大家不时发出笑声。

渐渐地让我忘记了这是一部“红***”了。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这时,我静静地环顾四周,大多数人都有擦眼泪的动作,老天爷,伟大的导演。不,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

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教育目标已经实现了。

第一书记观后感(3):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我走进了这个曾经熟悉却又感人的艺术创作。

也许是我一直在农村,一直在乡镇,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那真诚的心,那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

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他和沈浩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在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感情。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期待和亲切。

我从第一书记身上看到了一个好人和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4):

能够提前欣赏该片,是个荣幸。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看完《第一书记》竟是这种感觉,也许影片真正想表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邻家大哥般的沈浩,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这个形象本就应该是如此这般的,如果真是这样,导演无疑是成功的,杨立新也是成功的。在影片中,沈浩的女儿弹了一首的钢琴曲,虽不像结尾主题歌那样旋律鲜明,但正是这首钢琴曲深深打动了我,它是那样的恬淡宁静、动听优美,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师1900在暴风雨中弹的那首曲子《magic waltz》一样,1900在暴风雨中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孩,在人生的坎坷与平凡中,于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真谛,不惜为之付出生命。

两种环境和两种心情,在沈浩的故事里,同样的道理,沈浩不是在改革开放的风暴中,在经验和勤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吗?更可贵的是,他在这样一个艰苦困难的环境里,仍然能保持一份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这就是这首钢琴曲带给我们的,但并不是全部,因为钢琴**中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一种浓浓而持久的不舍。

老百姓不放弃这么好的干部,沈浩如果有精神在天上,绝不会放弃小岗村的每一个村民和每一寸土地。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把自己的位置当成自己的家,他就可以努力工作,持之以恒,就能造福社会。影片的最后,稍微感觉有点拖沓,其实沈浩的事迹大家都基本了解,个人感觉,在影片进行到春节大家聚餐的时候结束反而更好,后面的自白和日记摘录等环节,早先主旋律的痕迹比较明显,觉得多少有点画蛇添足,但总的来说《第一书记》是部很好的电影,应该看看。

第一书记观后感(5):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参加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的路上,我给自己准备了一包纸巾。根据八个月前在小岗村采访的经验,这是必要的。当时的情景,是**同行们集体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我早就听说,这部电影的主角和配角都是由著名演员担任的,首映礼确实星光熠熠。

影片开拍时,凤阳县古城墙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写意素描镜头,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众也安静了下来。

沈浩故居、房东厨房、小岗村牌坊、大包岗纪念堂、红色手印这些符号迅速勾起记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第一书记” 响亮的名字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我走进了这个曾经熟悉却又感人的艺术创作。

也许是我一直在农村,一直在乡镇,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那真诚的心,那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

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他和沈浩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在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感情。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期待和亲切。

我从第一书记身上看到了一个好人和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一座巍峨的丰碑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看过沈浩同志的许多事迹,但当电影开头的**环和凤阳县古城墙出现在长长的写已经头中时,所有看电影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沈浩故居、房东厨房、小岗村牌坊、大包岗纪念馆、红色手印很快吸引了人们的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该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一开始,我就感觉不到我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像走进凤阳小岗,沉浮着沈浩的心,沉浮着小岗村干部群众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永远的深情,无尽的思念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令人感动,让人难忘。

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他敢于担负起“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精神,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小岗又好又快发展。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

涓涓情感的细流,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此时如春雨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因为我热爱农村才会选择为农村服务这项工作,在认真学习了沈浩书记的事迹之后,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

激动人心的报告,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每一位听众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精神都受到了洗礼!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奉献农村,学习沈浩同志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农村就像一个大舞台,沈浩书记无疑在小岗村这个舞台上展现了他人生最壮丽的一幕,而我们,没有理由退却,我们必将踏着沈书记的道路坚持走下去!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凛冽寒风,悄然带来的是您离别的脚步,但我们所有的爱,都将伴随你青春的脚步,让梦想绽放,让我们的热情在广褒农村绽放,在广大农村必将有千千万万个“沈浩”!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8】


2019年10月21日晚间8点,我在单位和同事们集中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榜样4》专题节目。该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节目中介绍了张富清、李连成等7名榜样人物事迹,分别是“特等功臣”张富清、“吃亏书记”李连成、“时代楷模”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抽粪女工”李萌、“羊书记”隋耀达,“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他们是为地方及国家默默付出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观看后深受感染,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经的起考验,承受住压力,敢于担责任,有理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铸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节目中的退役军人张富清、扶贫干部黄文秀、吃亏书记李连成、掏粪清洁工李萌等榜样人物,用平凡铸就了伟大。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激励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力量。学习榜样,要以榜样为“准星”,校正人生“偏差”,做建功新时代的弄潮儿。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榜样,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党员干部当自觉学榜样、做英雄,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抱负和情怀,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自己作为一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我对隋耀达同志的事迹印象最为深刻,隋耀达同志身为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能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干满一届又主动申请延期,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用个人工资和房产证作为抵押担保为该村贫困户和合作社社员贷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自己看了后很是感动,在今后的驻村扶贫工作中要深刻汲取榜样力量,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尽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2019年10月25日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9】

集团组织**了电影《第一书记》,这是根据安徽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真实事迹拍摄的电影。看完电影,我感慨良多。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一名省财政厅的选派干部,沈浩同志能够深入农村基层,并且扎根于小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政务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党的科学发展观,使得小岗村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其实无论我们身处何仲岗位,都应该学***同志的精神,一切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于群众,勤勤恳恳干事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小岗村带着包干到村第一村的光环,但20多年来的发展,与全国其他的地方相比,差距却很大,面对这种环境,沈浩同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不畏艰难,敢闯敢试、勇于担当,依靠小岗村的历史优势,立足于小岗村的实际情况,修桥铺路,招商引资,引导小岗村民转变观念,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使小岗村成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村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而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每个人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工作,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人民的评价是验证党员干部最好的标准之一,而人民的评价则是建立在党员干部的行动上。沈浩同志深入农村,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患难与共,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事实上,我们做自己的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深入工作,了解工作对象的需求,把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服务作为做好工作的宗旨。

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把心思都放到促发展上,把工作都落到实处,着眼于大局,从小处做起,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昂扬斗志,振奋精神,争取为商务区的早日建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0】

“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摁出个大写的人,万世根本是做人,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

电影以沈浩的猝死开始,以女儿深情而强烈的忏悔结束。近两个小时,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震撼了我。当主题曲深沉有力、韵味悠长的**响起时,我才发现,自己已含泪看完了这部以家喻户晓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第一书记》,而我却沉浸在电影情节中,久久不能释怀。

连续两次担任小岗村书记一职,一度离家六载余年,只身与农民面对面,肩并肩,扛起了这个贫困山村的所有责任,他,重新凝聚了108户村民的心,改变了一个如此贫困的山村,他就是人们的好公仆——沈浩,一个平凡的人,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沈浩本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他已经在机关、在城市待了10多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选派干部下乡,沈浩把下乡就职看成是人生的一个机会,是一个新的创业舞台,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仅冲着“小岗”二字,他胸怀理想抱负,选择下放基层,主动请求前往小岗这个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不堪入目的贫困村任职,他要利用“小岗村”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就这样,沈浩凭着一腔热血,扎根小岗六年,他在小岗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同学、用真诚感动了小岗村村民、用业绩赢得领导的赞誉;他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岗村,把爱和希望留在了小岗村,最后甚至将宝贵的生命也奉献给了小岗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书记的光辉形象。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爱情,沈浩用生命诠释了这份伟大而神圣的爱情,用坚定的信念锻造了一个辉煌的小岗村。一条开启民心的通村公路,一栋栋高大明亮的楼房,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一场隆重而意义非凡的葬礼,一顿热闹且刻骨铭心的年夜饭,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红手印……正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他的执著与真诚,凝聚了小岗人的心,感动了小岗人的情,他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我想,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吃年夜饭的那一幕了,一位老奶奶挡在了沈浩回家的路途中,只为能让他各尝一口老奶奶做的那四道菜,而此时,村民们各自从自己家里搬来桌椅,端来饭菜,一起聚集在这里吃了一顿集体的年夜饭,还轮流用手机给沈浩的妻子和女儿拜年,这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为拥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骄傲,女儿也为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自豪,而就在这一刻,我也暗自落泪,不为场面多么感人,不为乡亲们多么和谐,却只为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书记——沈浩,他的人格魅力足以震撼所有,我是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去领悟。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最**的年华为小岗做了应有的贡献。

今天发生的事让我觉得被困住了,但我愿意承担!也许我的行动能给小岗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没有遗憾!这不正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吗?

然而,沈浩却将这种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岗村连续几次亲手写给沈浩的信是他最大的认可。沈浩同志真是个共产党员。

小岗、大包岗、红手印经过30多年的诵读和洗礼,这些符号已成为中国勤劳、善良、开拓者心中永远留下的印记。今天,沈浩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无愧天地和百姓的奋斗,给我们心中不曾离去的奋斗史诗中,增添了第一书记崇高的形象。

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在小岗村工作视为组织的信任和礼物,视为金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做企业家,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

“大包装”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继承和发展。

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

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三、三年来,他无私无畏地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弥补了对家庭的愧疚。

“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心系群众,服务为民,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振奋精神、凝聚发展合力,努力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积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祖国地质事业和地球科学院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无尽的。

他把有限的生命变成了为人民和事业不懈奋斗的过程。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他的名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沈浩,第一书记。

沈浩作为21世纪有文化、有现**念的下乡基层干部,他改革的业绩:收回集体资产,帮助贫困户,修桥铺路,招商引资……电影着力刻画了沈浩对农村、农民那种心灵深处的爱与赤诚。在处理迁坟这场戏中,沈浩对死者的尊重,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尊重,以至深深感动了亡者家属,诚恳地说出了“死人不挡活人道”,从迁坟的坚决反对者成为无条件的拥护者。

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很有生命,有血有肉,有爱有义;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子弹,也没有高大全。虽然是小事,是家事,但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需要和关心,实事事求是的好事,不容易解决。沈浩同志始终坚持权为民、情为民、利为民的宗旨和信念。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豁达进取的领导者。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值得学习。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1】

《第一书记》本月开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训机构的话,恐怕我不会买电影票。正像对近年来的“典型报道”缺少信心外,我对模式化的“主旋律电影”也了无兴趣。

但是进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泪两次。

在20日举行的《北京高校教师**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两个镜头:一是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了,纷纷搬着桌子一起来凑热闹。

席间,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儿汪汪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

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以上两个镜头。大家提到影院里身边的观众纷纷落泪,所谈到的感人镜头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1、 它体现了宣传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统一。“主旋律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性太强,观赏性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单位组织**,大多数电影肯定会成为“票房毒药”。

继《建国大业》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书记》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尤其是力邀众多明星加盟(现在看来,实无必要),运用网络语言(“小岗牛x”等),明显借鉴了《建国大业》的策划。可以预料,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二、较好地表现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壮语”与丰功伟绩。《第一书记》则侧重于写“情”。

这包括沈浩与母亲、妻子和女儿的家庭关系,与同学朋友的友谊,与村民的真挚感情。其实,在这些看得见的“情”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来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岗村的经济发展多年来没有起色,他对自己、对小岗的发展还有一种“一起突围”,实现人生价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现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小岗虽然以“中国第一村”闻名,但多年来经济发展停滞,在新农村建设中明星村镇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已是徒有其名。选择到小岗挂职,沈浩其实面临着几对矛盾:

一是原来省级机关的办公、居住条件与村里的生活、工作条件的矛盾;二是对基层工作“尽忠”与对九旬老母“尽孝”的矛盾;三是处理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与复杂工作环境的矛盾;四是处理挂职期满后等待升职与继续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处理中,真实地展现了沈浩的思考与抉择过程,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以上三点来看,《第一书记》在主旋律影片的探索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经过反思,沈浩在小岗的成功似乎是不可复制的。由于小岗“中国第一村”的名片,以及xx的视察,都为小岗的发展增添了起飞的引擎,加上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沈浩的无私奉献,小岗起飞似乎非常符合逻辑。

但是,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贫困村,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知名度,都不同与小岗。在跑项目、求批文等方面,都要比小岗村困难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沈浩”们到这些地方挂职更显其价值。

希望《第一书记》的放映,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贫困的中西部偏僻乡村,更需要沈浩这样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2】

《第一书记》记录了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电影拍的很真实,也很感人。沈浩同志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髓,他们为人民努力奋斗,为人民牺牲。

沈浩同志的事迹使我震惊,志的我们钦佩。

2004年2月,应省委号召,沈浩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拔干部,担任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在任6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为人民服务和农村经济建设事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私奉献,勤奋务实,始终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沈浩说:

“我就是想为人民做点事”,朴实的言辞背后体现了沈浩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品质。

2009年11月6日上午,沈浩同志因工作努力,突然牺牲在工作第一线,年仅45岁。可悲的消息传来了,人们都为失去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而悲痛。在这里,我们深切悼念沈浩同志,总结、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精神。

崇高的信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向沈浩学习,就是向他学习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沈浩同志是选派干部的杰出代表,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他用平凡伟大的生命,生动诠释了当代基层干部的生命价值,谱写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壮丽篇章。为了小岗村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向他那样,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地方崛起不懈努力。

向沈浩学习,就是向他学习改革发展的创新精神。沈浩同志改革发展的创新精神是无价的。他敢于担负起“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精神,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小岗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创造新的惠民成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