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1到5的认识教案热门

发表时间:2024-04-10

根据您的意愿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1到5的认识教案”的文章。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老师上课要根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感激您抽空阅读此篇文章!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0的意义。

(二)会计算有关减法。

(三)学会0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减法。

难点:0的写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茶盘图、气球图、蜡笔盒图、放大直尺。

(二)学具: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口算:

4+1=

2-1=

3-2=

1+2=

2+2=

5-1=

3+2=

5-4=

3-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盘子里有两个杯子,用数字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用零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1、认识0。

师说:盘子里一个杯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师说:这个数字读作“零”,“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师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

议论后,指名4~5人说。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3)出示直尺放大图。

师说: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师问:这个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

齐读:0~5,5~0。

(4)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写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

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

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2、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学习同数相减等于0的减法。

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

师问:

①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②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③把这两幅图连起来看,是什么意思?(小朋友手里原来有

④原来有

⑤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2-2=0。

指名说:算式中的2,2和0各表示什么?

⑥2-2=0为什么用0表示?

师说:2去掉2就没有了,所以用0表示。

摆一摆:

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3根小棒,再拿走3根,还剩几根?

算式怎么列?板书:3-3=0。

齐读:2-2=0,3-3=0。

师说:你们还能想出几减几等于0的题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1-1=0 5-5=0

4-4=0 0-0=0

师说:这些都是同数相减得数是0的题。

(2)学习一个数加0或减0。

出示蜡笔盒图:

师问:

①左边盒里有几支蜡笔?右边盒里有几支蜡笔?一共有几支蜡笔?

②求一共有几支蜡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老师把两个盒子调换位置:

师问:

①谁能看图再列一道算式?

指名说,板书:

③那2+0,5+0,0+3呢?

师说:这几道题都是一个数加零的加法。

想一想:一个数减零应怎么算呢?

板书:5-0=□。

指名说:5-0=5。

师问:为什么

师问:4-0呢?6-0,7-0呢?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等于0,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下面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看图列式计算:

3、口算:

4+0=

3-3=

2-0=

0+3=

5-5=

1-0=

2+0=

0-0=

5-0=

0+0=

4-4=

3-0=

4、做练习五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减法。课堂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一、分三个层次进行新课。

第一层,认识0;

第二层,教学相同数相减等于0;

第三层,教学一个数加0或减0。

观察实物图、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对0有初步认识。

二、在教学有关减法时,讲完例题后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编题,自己计算。

三、在讲完4+0=4这道题后,设计了把两个蜡笔盒调换位置,让学生列出0+4=4进一步加深理解对“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理解。

四、在巩固练习环节,除完成练习五第1,4题的作业,还增加了看图列式计算和口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加减含义。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用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圆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种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并汇报。

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课件演示三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中的填空。并说一说填写的依据。

2、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后,小组交流算法。

分小组汇报算法,并说说算法的依据。

3、小结算法:82=4,并着重提醒学生,“倍”不能做单位。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说说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2、“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动,先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并说说题意,先连一连,再填空,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统计学生用“倍”做单位的情况,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倍”不能做单位。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1、这节课我们了一个新朋友“倍”,说说你对它的认识吧。

2、“倍”为什么不能做单位?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3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八个方向。

难点:能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设计说明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制作方向板,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时,由有趣的儿歌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描述学校周围的建筑物方位之后,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制作方向板的活动时,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四个方向的知识推导出八个方向,由学生熟悉的景物帮助学生记忆八个方向,再由八个方向的情境图抽象出方向板,一步一步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方向板贴片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

生:东、南、西、北。

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辨认这些方向的呢?

让学生回忆我们曾经唱过的一首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3.在地图上是怎样确定位置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认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为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课件播放第17页的主题图)。哇!笑笑的学校好美呀!而且学校的周围还有好多场所呢。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里你获得了哪些?

(1)先独立思考。

(2)再与同桌说一说。

(3)全班。

汇报预设:学校周围有图书馆、体育馆、动物园、医院、邮局、少年宫、商店、电影院。

学校的北面有体育馆,学校的东面有邮局,学校的西面有医院,学校的南面有商店。

2.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描述这些方向。

有的学生说: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角,少年官在学校的西南角等。

有的学生说:图书馆在学校的左上角,少年宫在学校的左下角等。

3.怎样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统一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词来描述另外的四个方向。

4.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设计意图:把实物图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形象地看到以学校为中心,在它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景物,使学生初次接触八个方向。

三、制作方向

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位词。请同学们一起来制作一个方向板吧!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一次,再左右对折一次,打开后对角对折。最后把纸摊开后,在折痕上标出8个箭头,然后标出方向。老师边示范边说操作的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导学生先在方向板上标出“北”。

3.请同学们把制作的方向板先与同桌交流,再举起来给大家看看,谁制作的.方向板最合理,谁的方向板需要改进。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请同学们把教室里四周的物体写在你的方向板里,看看我们教室里八个方向分别有哪些物体。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数学并不能永远停留在生活情境中,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提升、建模,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数学的方法,所以在体验的环节中,设计了制作方向板的活动。

5.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作品介绍教室。

6.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1)在小组内说一说。

(2)全班介绍。

7.你想掌握辨认八个方向的方法吗?熟记口诀:南北相对,东西相望,东、北之间是东北方向,东、南之间是东南方向,西、北之间是西北方向,西、南之间是西南方向。

四、实践综合应用

1.我们知道自己座位上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有哪些同学,那你知道北京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又分别有哪些城市吗?

(课件播放中国地图)中国幅员辽阔,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我国首都北京,先说说北京的四个方向分别有哪些城市,再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老家,并作个记号,再说说它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与北京有什么关系。

2.课间带同学们到操场上看一看,说一说校园内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设计意图: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这儿设计了几个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对“生活数学”有了进一步理解。

五、课堂小结

除了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和例子呢?

说说你在今天的课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注重学生在双基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4

1.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钟)

学生(实物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联系师生情感。)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认知需要,揭示课题

(一)小小调查,引入课题: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课件统计)

1.学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闹钟闹的、我看时间(表)、其它

2.教师归纳几种情况,进行统计。

3.从我们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怎样起床的人最多?怎样起床的人最少?

(二)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能自己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大家愿不愿意和他们一样,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细观察、勤操作,多种感观参与认识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同学们,看看你周围老师,找一找、问一问,他们身上有没有表示时间的钟表?你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3)有些什么形状的?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2.认识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板书:钟面)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生同桌合作学习)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A: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B: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导认识到指针长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时给以肯定、用实物对照)

(3)小结:生活中的钟表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用来表示时间!有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发现有的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板书:时针、分针)而有的钟面上只有2根针。我们认时间主要认时针和分针。

(4)指针小测查:指针说名称。

(二)整时的教学

1.合作学习,初步认知

那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真不错!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钟,转一个时间,告诉大家,是多少?

生:3点、5点、4点40、2点半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时间,太能干了。不过,老师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平时说的几点钟,那是口头语言(平常的话-w ww.xxjx -sj.cn),在书上,我们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几时。

如:平时说的5点,书上是叫5时。这种时间叫整时。(板书:整时)

(2)自主学习,互帮互助

老师想请认识时间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一教不会认的同学,让大家都会认识整时。行不行?

行!(小组合作学习)

2.引导学习,强化认知

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3.小结要点,巩固认知

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12、几、几时)

4.纠错练习

(1)(出示实物钟,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实物钟,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

5.操作练习、深化认知

(1)学生拨钟表,展示汇报。

(课件出示图片)请拨出7时、12时。

*6时、12时的指针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现在,你能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吗?

A:给大家说你那时在做什么?

B:你周围的人在干什么?

6.整时的书写

A:我们要把自己喜欢的时间记下来,怎么办呢?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就可以写成几时,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记下来:先写一个几,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板书:*:00)

B:我们用这种方法表示7时:用手指在桌上画画、集体说。(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课间活动

反应游戏

四、创设情境,实践体验,深化感知

(一)判断时间

(课件出示情境)没有钟表,怎样来判断时间。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们学会认时间,还能安排时间,真行!你看,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如果他们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游一游石船公园、逛街买买东西,当然还要吃午饭和回家了,你作为我们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们的活动,他们几时去干什么,几时去那里玩呢?(学生汇报)

五、根据板书小结全课

六、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我们的前辈是多么聪明哪!这些钟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是将来的创造家,请你们商量一下,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钟表来!(时间充欲给以展示,反之则处理为课后作业。)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时间

40分钟

学习者分析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学生对时、分的时间单位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会在表上看出是几时整或者是几时几分,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秒,并感知1秒有多长,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感受时间单位“分”、“秒”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60秒。

难点:建立1秒以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资源自己制作的表盘、教室电子表、学生自带自己的闹钟。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

(1)课堂小游戏:相反小游戏。(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2)拍手小游戏:评估自己。你们觉得自己30秒最多拍手多少下?

通过这个小游戏告诉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千万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3)比赛系红领巾。估计自己大约用了多少秒。

思考:刚才我们的这两个游戏用到了“秒”,谁能说说你对秒的理解,并且在这里为什么用秒呢?

教学活动2探究新知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生活中我们那些地方还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

(3)观察自己做的表盘,区分时针、分针、秒针。观察表盘多少个数字?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

教学活动3小组完成

一、二、三小组(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2):秒针从12走到1是多少?

四、五、六小组(3):秒针从2走到4是多少?

(4):我们常说的半分钟是多少秒?

七、八、九小组:(5):秒针从12开始转一圈是多少秒?

(6)秒针从3开始转一圈是多少秒?

巩固练习:学生自己出题考大家。

教学活动4分与秒的关系

(1):秒针转一圈是60秒(已解决),分针发生了那些变化?

同桌两个人一个观察秒针、一个观察分针,得出1分=60秒。

(2):师生共同验证:老师拿教室的电子表女生观察秒针转动一圈,男生观察分针,再次验证1分=60秒。

(3)感受时间单位“分”、“秒”。

如果给你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

(4)你觉得自己1秒钟可以做些什么?

教育学生:你们可能觉得1秒钟的时间很短,什么也干不成,但是,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

练习反馈

课堂小结

1到5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导入

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和动作。

①上(下);②睁开眼睛(闭上眼睛)。②坐下(起立)。

2.引入谈话:刚才我们在做一个什么游戏啊?

预设:相反的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联系生活,感知负数(自然意义上的相反)

1.感悟相反量的存在。

(1)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相反量的存在,你知道吗?

生:收入与支出,上车与下车。

师:噢,很好!老师也有几组请读一读。(课件展示)

①篮球比赛,上半场进了5个球,下半场丢了3个球。

②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③爸爸9月份存款5000元,10月份取出3000元。

2.辨析、思考、感悟正负数的存在。

(1)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准确、简洁地记录到表格中,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

(2)反馈学生的方法:

A.文字记录法

师:看看你能一眼就明白数据表示的意思吗?这几组文字都有什么特点?

生:表示出了意思相反。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意思相反?

①“进了5个球,丢了3个球”,相对于什么标准说他们意思相反?——相对于一个球不进一个球不丢,相对于0。

②相对于标准体重。

③相对于9月份之前的存款余额。

B.箭头表示法

师:谁看懂了这个同学的方法?

生:这个同学用箭头表示出了相反的意义。

C.符号表示法

师:请作者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你真有数学眼光,我们的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叫做正号。

师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样的一组量呢?(相反)

小结:是的,用“+”“-”可以帮助我们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3.优化方法,揭示正数、负数概念

(1)这些记录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最简洁?(用符号表示的)

(2)小结: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可以简单地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思的量。我们将+2.5、+5、+5000这样的数叫作正数,读作:正五(板贴)......,将-1.8、-3、-3000这样的数叫作负数。读作:负三(板贴)......,只要具有相反意思的量我们都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3)你还能说出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学生,教师记录。正数写一列,负数写一列。

师:把正号擦掉行不行?那负号可不可以擦掉呢?为什么?

(二)展开联系,丰富认识(人为规定的相反)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负数,温度也有正负数,我们来看看,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3℃北京:-5℃~5℃深圳:12℃~23℃

师:谁愿意来当气象播报员播报一下这些气温?

2.找一找、说一说。

师: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表示零下5摄氏度,是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5℃又表示什么?(零上5摄氏度,是北京当天的最高气温)

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在学习单上找一找。

师追问: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生上台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追问:那你们知道温度中的0是怎么规定的吗?

小结: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也就是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大的数就表示0℃以上的温度,比0小的数就表示0℃以下的温度。

师:这个温度计的刻度和什么工具很像?(直尺)

师追问: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师:在学习单上再找出哈尔滨和深圳的温度,并标出来。

反馈学生的.作品。

预设:①负号没写

②找温度的不同方法:找零下15℃先找到零下10℃再往下数5格,还可以先找到零下20℃再往上数5格。

3.感受温度有高低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温度计上找到了这些温度的位置,我们知道温度有高低,这几个城市谁的最高气温最高?谁的最低气温最低?

试着把这些温度排一排序。(反馈)

小结:温度计上的温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温度越低。

4.提升认识。

师:请同学们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预设: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师:看来要找到正数和负数,0这个标准非常重要。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师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三、练思结合,促进建构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完成练习单第1题。

2.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

这里的正负数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①地面;②原来所处的位置;③海平面;④不旋转时的位置。

3.负数的应用

师过渡:负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请看下面的负数,你觉得什么意思。

(1)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小组讨论:风速怎么还有负的?

请两生分别扮演刘翔和风,上台表演运动过程,让学生体验逆风的意思。(自体验)

追问:如果当时风速度是+0.4米/秒,又会怎样?

(2)体育老师将小明的身高表示为“-3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交流,让学生知晓“我国10岁儿童平均身高约为140厘米”,+以140厘米为标准,记录小明的身高为“-3厘米”是可以的,实际身高是137厘米。

四、总结全课,延伸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师:对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