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

发表时间:2024-05-09

作文有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写作让我们不受限于任何现实条件自由发挥想象力。经过反复确认申请书范文网编辑决定推荐一篇题目为“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值得你长期关注请动手收藏它!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篇1)

每一次听名师授课,内心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一边欣赏着老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慨着孩子们别具一格的语文素养,一边惋惜着自己班级孩子的现状,反思着自己的语文课堂。看着别人班级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会形成连贯优美的语言侃侃而谈,可是放在自己的班级里,让孩子们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不能组织好语言,更别说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体会,哪怕只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都想不出来!为何同样年龄的孩子,差距能够这么大呢?是我们的教师素质太低不够尽心?还是农村的孩子智商本就在城市孩子之下?

任教三年多以来,这一系列的问题像一盆盆冷水不断地泼向我,我一直以为是我的能力不够,课上的太死板,课堂问题不够精确恰当。可是当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可是语文素养却始终不见提高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老师不行,更不是学生太笨,而是于学生而言缺少了书本以外的教育,我称之为素质教育。

以前我很排斥上级领导布置下来的一项又一项的活动,总觉得班主任的工作已经够我们忙的了,还要组织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多浪费老师和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啊!可是经过去年和今年两届学生的对比,我才真正体会到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而是对学生能力、情感、表达、做人等各方面的一种教育与培养。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活动所受到的教育效果要远远超过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

就拿今年雷锋月那次事例,我试着引导孩子们学习雷锋去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自由结合组成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去寻找帮扶对象,然后通过手机微信及时向老师播放他们的活动进程及活动感悟,孩子们都很新奇很高兴,所以一放学就很快分成了三个小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次活动每一个同学都特别积极的参与其中,没有一人掉队!通过他们发来的.照片,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欢喜要远远超过课堂上老师带给他们的欢乐。这次看起来像是游戏的活动,而且还是孩子们课下自己组织的,根本没有老师指导带领,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收获怕是很多课堂都给不了的吧!从他们的总结中了解到,他们在这次活动中深深感受到了做农民的不易,以后要好好尊重农民伯伯;还有的同学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对于组织者来说,难道对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吗?由于是亲自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情感的体验他们都参与其中,所以用笔写下来就会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了,这不是锻炼表达能力最好的时机吗?

表面上看起来与语文教学毫无关系的一次活动,而在教育的根部却有着丝丝缕缕解不开的联系。语文教学其实并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多认写几个字,多背会几篇文章,多做对几道题,而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若想真正学好语文,必须要具备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依靠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情感教育,还是一种人文教育,而这两种教育恰好是学好语文的根基。

素质教育往往是通过举办形形色色的活动实施的,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让孩子们参与实践,从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比如母亲节回去给妈妈洗脚,到学校后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很多人会感受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孩子们从中不仅体会到了做人的准则,还极大的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避免学生过早产生厌学情绪。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越来越大,而处于孩童时代的他们正是玩心最大的时候,可是在家有家长的督促,在校有老师的围追堵截,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没有形形色色的兴趣班,也没有可供它们游春赏秋的旅游景点,每天面对的就只有写不完的语文和数学作业,单调而乏味。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家长没时间和能力去引导,而学校也只是开了最基本的语文数学,这是多么枯燥的生活啊!而如果老师们能在教授课本之余,多带领孩子们组织一些活动,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学生们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孩子们获得情感体验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更是是语文教育的根基!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篇2)

每次回国,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

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都会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

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的活动,自己在一旁玩手机,父母此时也会说:“我们家很民主,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少干涉他。”

这种论调很让我困惑: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连给人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连一个正常人的交流能力都不具备,谈何素质呢?

荷兰是一个开放、自由、社会容忍度很高的国家,可是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言论自由,也要在没有歧视和对他人人身及情感没有伤害的前提下。

荷兰的老师不会姑息无理发泄情绪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妈妈也要“培训上岗”。

在荷兰的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不服从团队安排,不遵守公共场合的基本礼数,被教育几次后不改,老师会根据规定,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孩子还要接受幼儿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治疗。家长也必须配合,完成让孩子能正常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过程。有时候,家长也要接受培训。如果孩子不幸被确定为“问题儿童”,那就只能去收纳有行为和社交问题的孩子的特殊学校了。

我有个荷兰朋友,他4岁的儿子上学前班的'第一周,经常破坏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在公共场合到处乱窜,当老师制止他时,他就大哭跺脚,生气毁物。老师马上就叫家长来把孩子领走了。孩子的妈妈带着孩子去幼儿心理师那里,在候诊的时候,孩子要吃摆在桌子上的巧克力,妈妈对他说:“你只能吃一块哦!”他吃完了一块还要去拿,妈妈就说:“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听,照样拿了就吃。此后孩子照样连续拿了5块巧克力吃,妈妈也重复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但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没有影响力。这一切都被幼儿心理师看在眼里,一进诊室,幼儿心理师马上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因为她对孩子完全没有控制力。在进行了行为评估诊断后,幼儿心理师对孩子的妈妈说:“一些当母亲的基本能力你还不具备,所以你必须要学习。你要通过训练取得作为母亲合理管教孩子的资格。”第一次咨询,幼儿心理师就严格地训练孩子要知道一个场所里的“领导者”是谁,并要服从;如果你自己是“领导者”,那么就要服从社会规则和法律。无理地发泄情绪和不满,是不会被姑息的。

孩子的社交素质,可以通过和大人平等地聊天来得到提高。

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和相互交流的地方。在一个家庭聚会里,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我先生的家庭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时少则,孩子们都必须参与亲人之间的互动。在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没到或大人没有允许之前,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我先生的表哥一家4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家自助餐厅。丈夫家的聚会因为人多,有个传统就是一般吃完一道菜,大家就换个位子,以便和坐得远的亲戚也能聊天。为此,表哥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4岁,从一开始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没挨着父母坐,好让他们多和在荷兰的亲友自由交流。

14岁的Brahim当晚想看美国队在世界杯上的比赛,开席前就和他爸爸商量吃饭能否只吃半个小时,球赛开始了就离席去餐厅的电视间看球,不参与聊天。他爸爸马上拒绝:“我也很想看比赛,可是大部分在这里的家人更希望和我们聊天。你可以每隔15分钟起身去看一下比分,两分钟内必须回来。”Brahim没有讨价还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还站起身给大家幽默地声明:“我在以后的30分钟内,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后,我每15分钟会去看一下美国足球队的赛况,如果谁对‘最强大的美国队’的比分感兴趣,举手,我负责给你们更新!”

我坐下来,对面刚好是Brahim表舅和两个姨婆开始聊宗教发展与变革对欧洲现在政体的影响,我怕Armin觉得无聊,可一看,他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一两个问题,再讲讲美国的宗教情况,比我还能聊。

后来我和表嫂聊天:“你们在美国住那么大的房子,家务一定很多吧?”她说:“前几年有点儿累,不过一个自己叠,每周一人打扫一天卫生,一人做两顿晚餐,所以一点儿也不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分担。”

很多荷兰爸爸和中国妈妈吵架最多的原因就是,爸爸认为孩子应该关上电视专心和父母共进晚餐,孩子吃完饭没经父母允许不能离席,孩子对父母不能有不恭的态度;而妈妈觉得吃个饭随意就好,家里要那么多规矩干嘛,孩子有气不跟我们撒跟谁撒啊。爸爸认为全家过圣诞节,就算圣诞前夜没睡好,也必须要早起吃家庭传统的圣诞早餐;妈妈则说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吃个饭嘛,取消就算了,反正天天都要吃。欧美人的孩子,并不是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漫无边际的“自由”。

其实这种教养,教导的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就是从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一点一滴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因为这样的孩子在欧美也肯定会被边缘化,无法受到欢迎。素质不是欧美才有,一些价值观和素养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篇3)

教师的专业理想,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专业情操。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包括:理智的情操(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和道德的情操(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专业性向。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人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优秀的、创造力强的教师的人格特征应该包括: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在人际关系上,耿直、坦率、不拘小节,诙谐、幽默。

——专业自我。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对别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篇4)

大家好!我是安徽理工学校09级电子专业学生,首先,我感谢母校让我经历了许多,使我明白怎样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毕业之后,我并没有去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工作,而而是选择幼儿教师,也许同学会困惑,难道我当初选择错了专业?难道在学校我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我想问在场的同学,所有的莘莘学子难道从一出生就是那么优秀?难道他们的素质是与生俱来?答案是否定的!所有优秀的人,高素质的人,他们肯定是从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样,简单举例来说,城市里受过教育的`孩子和农村里的孩子相比而言,你分别给他们一块面包,城里的孩子会有礼貌的说声“谢谢”,还会想这块面包能不能吃?而农村的孩子拿到面包就糊涂的吃下,不会想什么。农村的孩子没有几个上得起公办幼儿园,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呆到七八岁,然后跳过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这些小家伙会接受得了吗?肯定不会导致这样的原因。

我看素质教育作文(篇5)

基地的生活,短暂却又开心。在基地的最后的两天里,我们进行了拓展训练。首先是5分钟的讲课时间,然后是热身。最后是拓展。这是进程,而在这里,拓展有三大项。

第一项是走钢丝,钢丝两手抓着,在钢丝上走,一开始,我很害怕,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走上去的时候,就觉得其实不算太难。于是我就紧跟在送爽的后面,但是不一会,绳子开始剧烈的摇晃。我们也跟着绳子的摇晃,最终因为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给全军覆没了。这让我们有了一个“血”教训,让我们努力的在第二次走的时候,我们齐心协力,虽然绳子在途中也有剧烈的摇晃过,但是我们最终还是保持平衡,走了过去。

接下来,是第二项云梯。说实话,我最害怕走的就是云梯了,因为很不好走,而且我很害怕。因为我的平衡能力不好,而且梯子是斜的,还会摇晃。而且没有抓手,我很害怕自己会跳下去。我是最后一个嘛,所以不用有太多顾虑,就是在一直往前走,可是前面梯子一直在摇晃,所以我都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因为之前,大家都过去了,我不能当那个没有走过去的,所以我就小心翼翼的最后走过去之后,才发现腿一直在颤抖。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我走了过来,也许这就是勇气的力量吧。在第二项走云梯中,说实在的,我是深有感触,因为有些胆怯的我不确定能不能走过来,所以总是摇摇晃晃,但是最后,我站了起来,并且走了过去。

最后一项就是爬网墙了,我其实挺害怕爬网墙,但是总觉得这个比云梯要恐怖得多所以嘛就不怎么害怕了。其实网墙挺好爬的,就是翻的时候挺难的。然后就是下面没有网子,说实在的,如果从上面掉下来是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总体来说,收获还是蛮多的。

在第一项走钢丝中是团结与节奏感,第二项是走云梯是勇气与平衡能力,第三项是身体的协调能力吧。在这次拓展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让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次的拓展活动也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的知识。例如,在锻炼之前要先热身…………我们都很喜欢这次的素质教育基地的旅游,希望下次还举办这样的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