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摘录6篇)

发表时间:2024-09-30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陀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1

活动目标

1、具有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态度。

2、了解一次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

3、争当“环保小卫士”,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难点:了解一次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丰富过有关沙尘暴、洪水等知识。

物质准备:录像机、录象带;情境表演排练。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引出课题。

1、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几棵“树”在对话,一棵“树”说:“为什么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了,它们去哪儿了?”另一棵“树”说:“你不知道吗?它们都被运去做一次性筷子了。”再一棵“树”说:“说不定我们也会被运走呢。啊!不好,沙尘暴来了!”说着“沙尘暴”就吹了过来,几棵“树”手拉手被吹得东倒西歪:“我们的力量太少了,快支持不住了。”“树”被吹散了,倒下了。“沙尘暴”哈哈大笑。

2、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树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树少了会怎么样?

二、了解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1、放录像

镜头①伐木工人在砍伐树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厂用木材加工筷子。

镜头②在餐厅的桌上摆着很多的一次性筷子,进餐的人用完了就扔,扔得满地都是。

2、提问:

①一次性筷子是怎么来的?

②你们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

③日本为什么不生产一次性筷子?

三、认识一次性筷子对环境的危害

1、讨论:使用一次性筷子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四、争当“环保小卫士”告别一次性筷子

1、讨论:如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2、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延伸活动

自己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向父母及周围的人宣传一次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劝阻周围的人使用一次性筷子。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一次性筷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但中班幼儿很少会主动把一次性筷子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本课题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正确认识到一次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进而影响家长及周围的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另外,对大范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幼儿也是不了解的。于是,教师运用了直观而形象的情境表演和录像形式,并通过讨论,强化幼儿的认识,旨在让幼儿真正了解一次性筷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从小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对破坏环境表示愤怒和讨厌。

二、效果分析

此活动一开始就利用情境表演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了解到树木的重要性,并通过录像了解到树木减少的原因。情境表演和录像,直观形象,比教师口头讲授的效果好得多,因而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本活动穿插了多次讨论,每一个幼儿都热烈地参与了讨论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孩子在讨论中喊出了“坚决不使用一次筷子”的口号,说明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

2、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活动重点:

自主尝试用材料做陀螺。

活动难点:

探索发现怎样让制作的陀螺转的快且时间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陀螺范例,启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联想

师:说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出示陀螺,引出话题。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大转盘等。

2、你们看这是什么?陀螺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历史了呢!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真棒啊!你们知道陀螺怎样玩吗?是不是要转动?你见过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提供幼儿制作陀螺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指导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特殊材料,请你尝试做一个陀螺(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怎样做才能让你做的陀螺转起来?

注意观察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并把它记录下来。

2、幼儿自主尝试制作陀螺,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做好记录。

3、幼儿转动自己制作的陀螺。

4、提问:你是怎样做的,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棉签应插在圆形萝卜切片的中心点,陀螺才转的稳)

三、动手试验,自主探索。

1、再次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记录、交流。

怎样做才能让你的'陀螺转的更稳?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们动手试验吧!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把棉签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样。

师:

辅助性问题:

(1)圆形萝卜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

(2)牙签插在萝卜片的中心和插在萝卜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萝卜片上的位置有关系。

5、玩陀螺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师要提几个问题。

(1)陀螺转动时,从上方看是什么样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陀螺快速旋转后它的外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种转的更快,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马上得到验证。

我们大家一齐带着问题去玩陀螺,老师还在桌子上准备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转一转陀螺,观察一下在什么上面转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准备!玩陀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6、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1)接触面不同,旋转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转的时间更长,更快,更稳。陀螺接触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转动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变化。

(3)陀螺旋转后,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圆形。

7、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我们玩过了会转动的陀螺,也知道了关于陀螺的一些知识。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好的)。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支简易的陀螺,并让它转动起来。

四、转动比赛,发现问题

问题:怎样转的快,并且转的时间长。用水彩笔在萝卜片边缘上画一个红色圆点,作为记号。

1、师:大家都选择了形状一样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棉签都插在萝卜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萝卜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水彩笔和彩色纸片,我们给陀螺画上彩色之后,转动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准备故事表演;

2、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头饰4套;

3、萝卜3个,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听轻音乐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吗?(萝卜和白菜)对了,小朋友真棒!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老公公在种萝卜,等萝卜长大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幼儿讨论:

1、萝卜死了;

2、萝卜长大了;

3、爷爷拔不动萝卜)

二、听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

1、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拔萝卜)

2、老公公一个人拔萝卜,为什么拔不出来?(一个人的力量小或老公公老了)

3、后来都有谁来帮老公公拔萝卜?(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

三、教师再次结合教具,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提问: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谁来帮忙了? (小姑娘)

3、小姑娘怎么说的.? (唉,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怎么说的?(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花猫)

7、小花猫怎么说的?(喵喵喵。来了来了)

8、小花猫叫谁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朋友真棒,跟陈老师一起复述了一遍故事,有谁能告诉陈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是大家一起拔出来的)对了,是最后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四、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1、今天,陈老师还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来表演《拔萝卜》,我们要当文明的观众哦,大家掌声欢迎!(幼儿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2、哥哥姐姐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好不好?(好) A: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B: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C: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五、指导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团结的道理

1、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啊?(好)

2、刚才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那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好)分配角色。

3、萝卜太大了,我们大家一起把我们的胜利品抬回去,好不好?(好)再次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老师在一日生活观察中发现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时不能合理控制水流量,根据这一现象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具体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水流大小,并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清楚水龙头开关的作用。

2.学会合理调节水流大小。

3.提高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硬卡纸若干、剪刀、直尺、胶水、彩笔、过塑机。

经验准备:

1.幼儿使用水龙头的经验。

2.一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水流过小,洗手时手上的泡沫无法冲干净。

问题二、水流过大,幼儿衣服被溅湿。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指示卡调节水流大小。

难点:学会自主调节水龙头开关,控制水的'大小。

活动过程:

一、教师观察洗手现象并进行思考。

问题(一)如何引导幼儿调节水龙头水流大小?

问题(二)如何形象、生动、准确的引导幼儿合理控制水流大小呢?

二、引导幼儿制作指示卡。

制作过程:

(一)取一张硬卡纸,用铅笔画圆并剪下。

(二)在圆卡纸上用剪刀剪一个豁口,使圆内部呈水滴状小洞。

(三)用签字笔标记刻度及打开的方向。

(四)在对应位置粘贴水滴,水滴数量的多少表示水流大小。

(一滴水代表水流小,两滴水代表正常洗手水流,三滴水代表水流过大。)

(五)装饰指示卡并做防水塑封。

(六)现场体验指示卡,自主探索指示卡使用方法。

三、拓展延伸:

教师创编《水流变变变》儿歌,幼儿根据教师创编儿歌继续仿编,从而培养幼儿节约用水意识及一日生活习惯。

《水流变变变》

小宝贝,爱洗手,

扭扭打开水龙头。

小小龙头作用大,

千万不要小瞧它。

一滴水,冲不净,

两滴水,刚刚好。

三滴水,溅湿衣。

水流变换我掌控,

洗完关紧水龙头。

争做节水小英雄,

节约用水记心中。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接触到的事物,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并为幼儿所熟悉,然而洗手环节还是存在各种问题,如何让这些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就是此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亲身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说一说,猜一猜,做一做,多次尝试最终制作了水流指示卡。幼儿能在自主操作中获取经验,根据指示卡自主调节水龙头开关,控制水流大小,合理解决了自主控制水流大小的问题。教师创编儿歌后,幼儿通过继续仿编儿歌愉快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幼儿的节水意识,让幼儿能够主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初步培养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

2、通过故事理解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一张;

2、萝卜、老公公、老婆婆、小女孩、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图片各一张。

3、各个角色的胸饰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引题。

师:(拿出萝卜图片)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着是什么?(萝卜)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拔萝卜》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2、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1)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2)有哪些人在拔这个大萝卜?

(3)这个大萝卜最后有没有被拔起来?

3、结合背景图,操作教具,边讲边问,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师:(出示老公公图片)老公公每天都对萝卜说什么?萝卜长得很大,老公公想怎么样?(出示萝卜图片,边讲边把萝卜慢慢地从土里移上来)

①出示老婆婆图片。

老公公一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为什么?他请谁来帮忙呢?老公公请老婆婆来帮忙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提醒幼儿注意老公公、老婆婆说话的声音和语气)

②出示小姑娘图片。

老公公、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了,老婆婆是怎么说的?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③出示小狗儿图片。

老公刚刚、老婆婆还有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了?小姑娘是怎么喊得?小狗儿是怎么回答的?

④出示小花猫图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还有小狗儿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又请谁来帮忙了?小狗儿是怎么喊得?小花猫又是怎么回答的?

⑤出示小耗子图片。

这时候,萝卜有一点点动了,可是还是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又请谁来帮忙了?小花狗是怎么喊得?小耗子是怎么回答的?(边讲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4、第二遍故事讲述完毕,师提问使幼儿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师: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把这个大萝卜拔出来了,老公公一个人能不能把萝卜拔出来?和老婆婆两个人一起拔呢?大家的力量大不大啊?

5、鼓励幼儿跟着师讲述故事,巩固其中的'句式,体验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师:下面小朋友们试着跟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比比谁的声音最好听。

6、活动延伸。

师:(出示各个胸饰)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东西是什么?这个叫做胸饰,是让小朋友表演用的,老师会把它们放到表演区,让我们小朋友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来表演这个《拔萝卜》的故事,好不好?

科学小制作幼儿园教案中班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材料投放: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①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②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③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④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环境创设:①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②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③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指导要点:

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一玩、想一想--

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①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②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④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①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

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②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④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1.迭一迭,变一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①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②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什么?

③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圆柱体。

2.找一找,削一削--让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①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②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③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④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

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