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汇集八篇)

发表时间:2024-10-21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掌握边读边思考的方法,概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用读来理解文章思想脊髓,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后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学会把搜集的资料按要求整合。

设计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诱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2、扎实训练,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3、重点引悟,研讨探索自然的秘诀。

4、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5、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1、由课题导入,紧抓题目中的“老师”一词,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当我们的老师?

2、让学生意识到本课所说的老师并不是平常的老师,而是自然界的种种生物。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扎实训练,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展示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5、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6、齐读最后一句。

(三)重点引悟,研讨探索自然的秘诀。

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做上记号,最后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2、学生交流讨论。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3、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惨祸:惨重的灾祸。

流线体:流线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薄壳结构暂时不讲)

4、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2)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3)指读句子。

(4)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5)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

(6)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7)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8)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9)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0)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1)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5、研读第五自然段。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读)

(5)投影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建筑还有许多:白宫、克里姆林宫:、圣路易斯拱门:、太空针塔,就连我们学校的接替教室也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建造的,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不妨去调查一下。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四)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1、按要求(人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很丰富,看来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还真不少。正是由于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启发,所以才有了很多发明创造,他们成为人类的“老师”真是名不虚传啊!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生读

3、他们身上的特点给人以启迪,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依据,我们必须真诚地感谢他们!

4、亲爱的同学们,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五)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3、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在走进自然的同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sWY7.cOm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板书设计:

当女霸王

当贵妇

贪贪得无厌

贪要木房一无所有

要木盆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2.发现句子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3.认读积累古诗,拓展运用。【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对照课文进行练习,加深对神话文本特点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2.学习自主识字。3.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丰富知识储备。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难点感受神话故事中句子的神奇。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花的名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自由读文中出现的三段话,想想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2.指名朗读。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3.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4.联系自己平时阅读的情况,把好的读书经验向同学们介绍。5.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神话故事。二、识字加油站1.自由读词语。2.同桌之间互相读。3.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4.齐读。5.理解词语意思,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三、词句段运用(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1.自由读文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词语,集体正音。3.再读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4.全班交流。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背下来,多日积月累些词语。(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1.老师范读,领读。2.学生齐读。3.同桌交流、讨论这三个句子神奇的地方。4.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行代表在全班汇报。5.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6.指名谈谈从课外书中读到的感到神奇的句子。四、日积月累1.各自轻声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2.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3.品味古诗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4.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5.练习背诵,指句背诵。6.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谈话导入,审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同桌合作读词语,检查读书情况。锤子钥匙摔跤邮票门牌潘诺夫滑稽地址3、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提示引路,自主探究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送错的信?(2)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3)对于哥什提亚、娃丽的'做法,你认为谁更值得学习?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3、教师巡视,点拨。二、解疑合探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1、指名回答哥哥:将这封信放在台阶上等着邮递员拿走。娃丽:不顾大风雪在黑暗里找门牌号,将信准确的送到主人家里。2、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他人之所急。过渡:娃丽在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同学们默读“娃丽送信”的段落,说一说她送信有哪些坚难?3、指名回答4、用“﹏”画出描写风大雪急的句子和对陌生叔叔衣着描写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5、讨论a、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话来赞美娃丽?b、你身边有像娃丽这样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你将怎样向娃丽学习呢?6、学生代表展示。7、小结。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生:因为娃丽的做法让爸爸相信她可以管好这个信箱,所以就让她管信箱了。生:娃丽的做法赢得了爸爸的信任,所以让她和哥哥一起管理信箱。三、质疑再探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预设: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四、拓展学习1、根据本节课所学为同桌设计一道测试题。2、展示。3、教师补充题:你喜欢娃丽吗,为什么?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天真可爱的娃丽,她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学习《课文标题》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此处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进行描述)。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2. 学习新课: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 学习生字新词:教师讲解生字新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学生进行记忆和练习。4. 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6.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 、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一、直接导入,感受黄河的气势板书课题,读生朗读。黄河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引读第一节。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朗读体会黄河的气势磅礴以及内心的害怕二、认识羊皮筏子师:当“我”在岸边看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的时候,我不禁感到胆战心惊。其实,使作者胆战心惊的原因还很多,下面请学生自由朗读第2~5小节,思考:羊皮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生读)交流:出示文中描写羊皮筏子轻、小、危险的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羊皮筏子轻、小和危险。出示: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像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指导学生读出惊讶之情。指导读“啊”,指导读“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指导由轻到重,语速由慢到快。)从“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再读感悟。师: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有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这时,你看了心里——(提心吊胆等)师: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多惊险哪!让我们再来体会。一起读课文二三两小节。三、走近艄公1、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自由回答)2、而这六个人正坐在羊皮筏子上,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哪!他们的表现怎样?请大家用心默读6~8小节,边读边把文中描写乘客的语句划下来。3、交流描写乘客的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谈笑风生”一词的意思。你们见过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的呢?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4、如果老师去替代艄公,乘客还会这么从容吗?为什么?师:与黄河的滔天巨浪相比,本已很小的羊皮筏子则显得更渺小,更微不足道了,如一片树叶漂在黄河上,而且上面居然还有6个人,外加两大麻袋的东西。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上面的人,居然谈笑风生,丝毫不在意脚下滔滔的黄河水。除了自身的勇气外,是什么使他们如此轻松?5、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的艄公才能让乘客完全放心呢?并说说你的理由。(勇敢、技术高、细心、经验丰富、智慧。)6、相机出示描写艄公的语句,从重点词句中让学生体会艄公的品质。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艄公为什么能“如履平地”?通过引导学生对两个句子的`比较和对“小心”与“大胆”两个词的比较,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艄公的沉着勇敢、镇静机敏。“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他撑着篙,注视着水势,破浪前行。”讨论交流:“小心”和“勇敢地”矛盾吗?有感情朗读描写作者赞颂艄公的语句,感受艄公之所以被称为“黄河的主人”的原因。引读,深化认识师:同学们,皮筏子之所以能破浪前行,是因为――生读。师:之所以可以谈笑风生,是因为――生读。师:是啊,这样的艄公,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怎么不令我们由衷地敬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了――生:黄河的主人。四、倾诉心声。师: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赞美与敬仰。拿出笔和你们的纸来,“羊皮筏子的艄公呀,我敬仰你……”可以选用书上的词句,更可以写你自己此时的感受。交流。小结: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是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智慧。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流不息。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7[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领悟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3.能够大致复述“双龙洞”的景象,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教学重难点]1.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并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双龙洞的特点,尤其是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分享经历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壮观。你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让我们一起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神奇的溶洞吧。(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与同桌互读检查。2.请8名同学按自然段先后顺序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画出判断依据。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4.让学生默读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理清作者记叙的思路,并尝试画出作者的游览示意图。(按游览顺序写)5.学生自由举手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6.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三、品读交流,深化理解1.品读路上的见闻。2.游览外洞和内洞。这里重点学习作者如何描写孔隙的窄、小的特点。(1)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2)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从、到、没有、才”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词语,加强体会,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的特点。(3)理解通过“船的小、孔隙的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来突出孔隙的特点的表现手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来看图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情景。2.文章在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品读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二、整体感悟,划分层次1.简单交代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2.根据图示,对照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路上的见闻。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上的沙土、溪流。映山红开得茂盛、精神,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洞口和外洞的情景。(1)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板书:突兀森郁有气势)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3)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4)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坐这样小的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板书:窄)(5)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什么特点?(板书:矮、险)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板书:黑奇大)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讲乘船出洞。3.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了解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你有什么感受?三、整体回归,学习写法1.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一直紧跟着作者的脚步,起着指引路线的作用。这与作者的游览顺序正好相反。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视频。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教学本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出示双龙洞剖面图,让学生通过示意图,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及路线。我采用了“找特点,读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谈谈“孔隙”给自己的印象,并在书上勾画,找出孔隙窄、矮、险的特点,让学生反复体会。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读初步体会。通过“船小,孔隙险,自我感觉”三者相结合,突出孔隙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前后句子的比较,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法,从内容回到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此次教学,我让学生先理解,后积累,再运用。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特点,读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清文章主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感受娃丽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学方法:阅读法、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齐读。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1、出示自学指导2、先快速默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检查自学效果,师及时板书三、抓重点段,体会人物特点指名读二、三、四部分,其余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出示自学提示2;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4、反馈5、分角色朗读。四、总结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2、他是怎样施空城计的?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五、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信箱哥什提亚独管钥匙信箱邮递员送错信,哥什提亚放台阶为他人着想娃丽冒风雪送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