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范文网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必备4篇)

发表时间:2024-10-29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第一首作品《非洲赞歌》是即兴演唱的非洲民间歌曲,这首歌句式方整短小、旋律由高像低并多次同音重复、模进等方式进行,用马林巴乐器伴奏,用真声演唱,具有传统非洲音乐的特点。

第二首作品《鼓舞》,体现了非洲节奏的重要特点,《鼓舞》由鼓乐、声乐、鼓乐与声乐协奏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节奏均匀、热烈,贯穿着基本的节奏型;第二部分以声乐为主;第三部分以多种节奏形成一种类似于多声部旋律的复杂的节奏织体,情绪热烈、激动。

第三首作品《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森尼亚民间乐曲。一架马林巴是高音琴,另一架是低音琴,高音琴从头到尾反复演奏一个固定的旋律,低音琴演奏的节奏和音调则变化多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特点,认识马林巴等几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非洲乐器。

2、通过对非洲音乐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非洲节奏的两种主要形态。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非洲音乐特征的感受与分析,而难点在于对非洲鼓乐复杂的节奏形态的认知、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唱《非洲赞歌》,直接导入课题——非洲音乐。

(二)非洲概况介绍

1、地理概况(出示地图)

2、非洲音乐的概念界定。

非洲作为地理概念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从文化角度来说,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

(三)作品欣赏

a、欣赏作品《非洲赞歌》

思考:

1、伴奏乐器的音色?

2、歌曲的演唱形式?

3、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4、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小结:在非洲音乐与语言的联系非常密切,许多非洲语言和中文类似,都是属有音调的语言,音乐传递语言讯息在非洲十分普遍。此一特征的运用,最有趣的现象是所谓的“说话鼓”。鼓声的节奏及高低抑扬,完全根据语言而来,因此听众能立刻了解其含义。

b、器乐

1、出示图片,介绍马林巴琴。

2、欣赏作品,马林巴琴二重奏《门库尔雅》,感受音色。

3、依次介绍非洲各种鼓,鼓为非洲音乐之魂。

C、欣赏《鼓舞》——布隆迪圣鼓。

思考:

1、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应答)。

2、提炼音乐中不断重复的节奏型,并用手拍出来。

d、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1、单线型

2、多线型

e、非洲歌舞欣赏

1、观看视频,感受非洲舞蹈的特点。

2、在视频中找出非洲音乐的特征。

五、知识小结: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1、音乐与语联系紧密,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可作为乐器演奏,还能模仿语言,传递信息。

2、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节奏形态。

3、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歌曲中旋律、节奏常重复。

4、在多数情况下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舞蹈伴随着歌唱与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气氛。

5、有较强的即兴性。

六、课堂小结,宣布下课

出示图片,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影响甚广,促成了蓝调,爵士乐的新音乐风格,也运用于很多的舞蹈中,比如拉丁舞、街舞、踢踏舞等,下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受非洲音乐影响的拉丁美洲音乐,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天鹅”主题,了解作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

2.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或课本剧形式来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了解“天鹅主题”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l.播放二首由《天鹅湖》旋律改编的歌曲:S H E《remember》和神话组合的《Top》,欣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①这两首歌曲是否用了同一旋律?

②看看谁能把这段旋律演唱出来?

2.视唱“天鹅”主题旋律。(课件展示)

这首旋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作“天鹅”,让我们一起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视唱这段旋律吧。(教师用钢琴伴奏)

二、欣赏教学

1.引导学生明白“天鹅”主题旋律和情绪的变化:

旋律较平稳→旋律自下而上进行

情绪较平稳→情绪激动(暗示公主遭遇不幸)

2.师:公主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呢?

介绍《天鹅湖》的故事情节。(课件展示)

3.师:下面让我们视听结合一起来感受一下舞剧《天鹅湖》的片段。

让学生带二个问题欣赏:问题一,这段舞剧背景音乐用的什么?(“天鹅”主题)问题二,这段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4.简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法国──俄国──世界各地)。

5.简介这段舞剧表现的剧情0暮色降临,为王子成年举行的舞会正在进行,王子忽然发现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这引起他强烈的狩猎愿望。

三、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

1.先播放小品《洛桑学艺》中关于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再播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飞翔的动作。

2.教师现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先无音乐伴奏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然后全体学生站起来再跟“天鹅”主题和根据“天鹅”主题改编的说唱音乐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

四、学生创编表演

规则:

1.每组任选下列一段音乐和一个故事情节来创编。

2.表演形式:舞蹈、课本剧或课本剧加舞蹈等。

3.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

4.准备时间5分钟。

音乐(任选下列一段音乐)

1.古典风格的“天鹅”主题。

2.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

情节(任选下列一个故事情节)

情节一:幕色降临,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

情节二:在湖边,公主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注:如在编排中合理的加入刚学过的芭蕾基本手位和飞翔动作,加5分。)

3.学生分组表演。

4.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组。

5.让学生欣赏舞剧中演员们所表演的情节一、情节二,并让他们回答这两段舞剧片段所用背景音乐是什么?(“天鹅”主题)

五、师生共同总结舞剧

舞剧:在西方统称芭蕾,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文学和舞美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六、播放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

让学生再次重温主题音乐的美妙旋律并离开音乐教室。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或整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

2、相关教学用具:CD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古琴曲《流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

学生简述搜集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听赏部分:

(一)《扬州慢》

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1、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

2、听赏《扬州慢》。

3、完成书本174页: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的评论。

4、教师小结

(二)《阳关三叠》

1、教师提问: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古城关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散落。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2、提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诗词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因此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聆听合唱曲

注意哪个段落重复了三遍,区分上阕和下阕,并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实践部分:

学生学唱《阳关三叠》的上阕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拓展部分

学生听赏当代抒情歌曲《我爱你,中国》

比较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在风格上的不同。

五、总结下课

高中音乐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分析歌曲,感受其辽阔的曲调,人物真挚的情感,领略音乐与戏剧结合的艺术魅力,进而喜欢中国的歌剧艺术。

2、通过分段聆听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之美,掌握合作意识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感受“江姐”的性格特点,并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

难点:

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特点,感受“江姐”的性格特点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歌剧艺术?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歌剧作品。

学生自由进行介绍。

教师总结:16世纪初,在意大利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并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优秀的歌剧作品。在20世纪初,我们国家也出现了自己的民族歌剧,《江姐》就是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作品。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播放多媒体,并提出问题:歌曲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2、再请同学们进行分享查阅关于歌剧《江姐》与歌曲《红梅赞》的一些相关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带着重要的任务,奔赴川北,途中闻听丈夫被害的消息,忍着悲痛,拖入战斗,期间备叛徒陷害入狱,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严词痛斥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慷慨高歌,英勇就义。《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这首歌在全剧中多次出现,为江姐的音乐基调做了全面的概括,是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江姐的唱腔大都由此发展而来。

3、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与学生共同欣赏。

(三)探究学习

1、教师范唱,请学生看着歌词,进行小声跟唱。

跟唱之前,提出问题: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跟唱之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二段曲体,A、B两段的结构相同,都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前三个乐句都是两小节,两个乐段的最后一句都扩充为三小节。A段主要是对红梅性格的具体描绘,B段是对红梅品格的赞美。

2、教师播放A段音乐,请学生聆听。

在听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说出歌曲中的拖腔和装饰音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拖腔手法、装饰音的使用,使歌曲既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歌曲旋律更加细腻朴实,深情而又乐观,韵味十足。更能体现主人公“江姐”柔美的形象与坚韧品质。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歌曲中的拖腔与装饰音。

3、教师播放B段音乐,请学生聆听。

提问学生:B段的曲调与第一段有什么异同?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第二乐段是从第一乐段变化发展而成,旋律上在平缓中升调,第二段音调上更加高昂,节奏上更加明快,对未来充满希望,情感也随着曲调上扬而得到升华,不仅赞颂了梅花的品格,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坚忍不拔的品质。

4、完整的聆听歌曲,品味歌词。

(1)完整的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川民歌的基础为主,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作曲技巧上多用七度、八度大跳音程,二者完美结合,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更显歌曲的磅礴的气势。

(2)品味《红梅赞》歌词。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进行讲解,以红梅来象征我们的同志。红梅的生长环境十分凶险,用它来象征着我们革命的艰难与不易。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就设在重庆,也就是在敌人的心脏。红梅生长在最险恶的地方,这就寓意着我们的同志像红梅一样也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敌人展开斗争工作的。红梅开在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也象征着是凝聚了党的巨大革命精神的地方。正是因为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下才使红梅具有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傲雪凌霜的品质。

5、再次完整的聆听歌曲,能够哼唱歌曲的旋律。

(四)拓展延伸

歌曲《红梅赞》在整部歌剧中出现了四次,分别通过视频观看欣赏这四次出现的情景,简单的谈谈歌曲出现的场景,感受这一经典佳作。

(五)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分析歌曲,我们感受到了曲调的辽阔清新、明朗刚健,通过歌词的品味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全曲情绪在激情之余又不失抒情。感受这一经典之作。同时也要感受歌剧艺术之美,进而喜欢我国的歌剧艺术。

猜你喜欢